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上網可以死人的
[按此打開] [隱藏]
上網可以死人的
(18+)上網可2死人的..你相信網址也可以殺人嗎?美國最近就出現一個殺人網站,上到該站的網友,不是家破人亡就是身敗名裂,該站的工程師更是一個接一個的離奇死亡,令人詫異,這個故事還被美國知名導演麥柯西坎相中,準備拍成電影
上站厄運
家破人亡
根據報導,這個名為FURL.CC的網址,最早是由加州矽谷的一個工程師Tony
Schmitt註冊,準備當成商品折扣資訊站架設,沒想到他卻在兩天後暴斃在辦公室,詛咒由此開始,隔年另一個遠在紐約州的大學生Tom
Pater把這個網域註冊起來,準備跟同學一起架設網站,沒想到沒過多久就在車禍中身亡,而接手的同學,則是立刻把網域低價賣給了朋友...
接手的朋友在這個網站上架設論壇,沒想到版主跟上站的網友竟然個個衰運連身,甚至家破人亡,該論壇終於在今年一月關站,站長也通報FBI,希望能封鎖該網域不要再讓網友受害,此網域也在今年七月底成為美國網路發展史上,第一個因
靈異 理由遭全美封鎖的網址
書籤網站 打知名度?
雖然在這個報導出現在美國主要媒體後,立刻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此網域跟美國知名書籤網站FURL網址相同,質疑是FURL冀望利用此傳言打知名度,不過遭到 FURL的否認,並稱此網域與該公司無關。
拍片導演 沒膽上線
名導演麥柯西坎則表示,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感覺真的非常離奇,連他自己也不敢上此網站,籌片的過程中,訪問了不少實際上過該站的網友,大部分都遇上靈異的情況,使他非常震驚,決定拍成電影,讓這個故事得以被外人所知
P.S對不起,看完的人,美國的原文底下有一句:
如果你看完這個新聞沒有轉到3個討論區論壇或自己的部落格,或是傳網址給10個朋友,7天內你就會..
(所以我轉到這邊,希望大家快轉,真的會死 ..)
[按此打開] [隱藏]
上網可以死人的
(18+)上網可2死人的..你相信網址也可以殺人嗎?美國最近就出現一個殺人網站,上到該站的網友,不是家破人亡就是身敗名裂,該站的工程師更是一個接一個的離奇死亡,令人詫異,這個故事還被美國知名導演麥柯西坎相中,準備拍成電影
上站厄運
家破人亡
根據報導,這個名為FURL.CC的網址,最早是由加州矽谷的一個工程師Tony
Schmitt註冊,準備當成商品折扣資訊站架設,沒想到他卻在兩天後暴斃在辦公室,詛咒由此開始,隔年另一個遠在紐約州的大學生Tom
Pater把這個網域註冊起來,準備跟同學一起架設網站,沒想到沒過多久就在車禍中身亡,而接手的同學,則是立刻把網域低價賣給了朋友...
接手的朋友在這個網站上架設論壇,沒想到版主跟上站的網友竟然個個衰運連身,甚至家破人亡,該論壇終於在今年一月關站,站長也通報FBI,希望能封鎖該網域不要再讓網友受害,此網域也在今年七月底成為美國網路發展史上,第一個因
靈異 理由遭全美封鎖的網址
書籤網站 打知名度?
雖然在這個報導出現在美國主要媒體後,立刻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此網域跟美國知名書籤網站FURL網址相同,質疑是FURL冀望利用此傳言打知名度,不過遭到 FURL的否認,並稱此網域與該公司無關。
拍片導演 沒膽上線
名導演麥柯西坎則表示,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感覺真的非常離奇,連他自己也不敢上此網站,籌片的過程中,訪問了不少實際上過該站的網友,大部分都遇上靈異的情況,使他非常震驚,決定拍成電影,讓這個故事得以被外人所知
P.S對不起,看完的人,美國的原文底下有一句:
如果你看完這個新聞沒有轉到3個討論區論壇或自己的部落格,或是傳網址給10個朋友,7天內你就會..
(所以我轉到這邊,希望大家快轉,真的會死 ..)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絕對武力Online(英文:Counter-Strike Online)為以絕對武力:一觸即發重製而成的FPS類網絡遊戲,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拓展亞洲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市場,由原絕對武力研發商Valve與韓國的Nexon合作,在2007年12月於韓國首度發行[1]。台灣及香港地區由遊戲橘子代理發行,中國大陸地區則由世紀天成代理發行。日本地區由日本Nexon發行。
該款遊戲可能因其本質與Valve的原生遊戲不同,因而並不附於Steam平台之中,而成為一款獨立的網絡遊戲。兩者差別除Steam平台的有無之外,原生遊戲皆為軟件賣斷的形式,且玩家可自行架設伺服器與他人同樂;而絕對武力Online雖然主程式免費,但遊戲中某些服務或物品(例如武器)需要付費取得。還有遊戲內的東西不像原生遊戲可以隨便更改,全部東西都給封裝在5個NAR檔案裡。雖然是絕對武力:一觸即發的重製版本,但是遊戲內的舊武器及裝備操控動作和功能等東西是與1.6版本一樣的。
武器/裝備
主條目:絕對武力Online武裝列表
Online在武器方面,增加了MP7A1(有突擊模式)、XM8(M8,有狙擊模式)、FN SCAR基本版(L)和強化版(H)、K1A、VSK-94、SVD、QBB-95、MG3、HK SL8、M1887、M134 Mini gun、M24等新武器。尤其在武器購買方面,尤其進入遊戲中買槍,改成了購買使用權。在一些節日推出一些「節日武器」、在某些時候推出一些ZM、ZM2、ZUM特有的武器,使大家有新的射擊遊戲可供消遣。
地圖
主條目:絕對武力Online地圖列表
Online有多款地圖,包括:de_拆除炸彈地圖(Bomb Defuse)、cs_救援人質地圖(Hostage)、as_/vip_刺殺VIP地圖(VIP Assassination)[2]、zm_殭屍模式/殭屍模式2/殭屍模式3地圖(Zombie Mode/Zombie Mode 2/Zombie Mode 3)、大亂鬥模式地圖(Zombie Unite Mode)、挑戰模式(Challenge Mode)地圖和教學模式共8種。有些地圖來自於CS、CZ,亦有些地圖是Online原創地圖或修改地圖。過去的一些de_拆除炸彈地圖和cs_救援人質地圖亦被修改成ZM/ZM2地圖和ZUM地圖。
等級區別
如其他網絡遊戲一樣,絕對武力Online中也有通過比賽獲取經驗提升等級的設計,但目前來看等級僅為區分專屬的「新手」或「高手」之類的伺服器之用,其他並無差別。本遊戲以運營地區的官階來標識遊戲等級,而且同一官階在不同地區可能稱謂不一樣。
反恐小組和部分恐怖分子為現實中存在的組織,而其餘恐怖分子、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和殭屍均為虛構的。
人類
CT
美國第六海豹特遣隊(DEVGRU)
德國第九國境防衛隊(GSG-9)
英國皇家特種空勤隊(SAS)
法國憲兵特勤隊(GIGN)
俄羅斯特種部隊(Spetsnaz)
中國大陸特種部隊(Magui)
南韓707特戰營(707 Special force)
台灣霹靂小組(SOZO)
日本特殊急襲部隊(SAT)
娜塔莎(Natasha)
崔智云(ChoijiYoon)
葛蕾(Grace)
恐怖分子
東歐鳳凰恐怖組織(Phoenix Connexion)
中東精銳恐怖份子(Elite Crew)
瑞典北極復仇者(Arctic Avengers)
中東恐怖遊擊部隊(Guerilla Warfare)
美國中西部城市傭兵(Midwest Militia)
歐洲治安維持部隊(Vigilante Corps)
科索沃紅色貝雷帽部隊(Red Beret Condottiere)
國際解放組織(National Liberation Campaign)
日本赤軍(Asia Red Army)
潔西卡(Jessica)
伊琳娜(Elina)
安娜(Anna)
該款遊戲可能因其本質與Valve的原生遊戲不同,因而並不附於Steam平台之中,而成為一款獨立的網絡遊戲。兩者差別除Steam平台的有無之外,原生遊戲皆為軟件賣斷的形式,且玩家可自行架設伺服器與他人同樂;而絕對武力Online雖然主程式免費,但遊戲中某些服務或物品(例如武器)需要付費取得。還有遊戲內的東西不像原生遊戲可以隨便更改,全部東西都給封裝在5個NAR檔案裡。雖然是絕對武力:一觸即發的重製版本,但是遊戲內的舊武器及裝備操控動作和功能等東西是與1.6版本一樣的。
武器/裝備
主條目:絕對武力Online武裝列表
Online在武器方面,增加了MP7A1(有突擊模式)、XM8(M8,有狙擊模式)、FN SCAR基本版(L)和強化版(H)、K1A、VSK-94、SVD、QBB-95、MG3、HK SL8、M1887、M134 Mini gun、M24等新武器。尤其在武器購買方面,尤其進入遊戲中買槍,改成了購買使用權。在一些節日推出一些「節日武器」、在某些時候推出一些ZM、ZM2、ZUM特有的武器,使大家有新的射擊遊戲可供消遣。
地圖
主條目:絕對武力Online地圖列表
Online有多款地圖,包括:de_拆除炸彈地圖(Bomb Defuse)、cs_救援人質地圖(Hostage)、as_/vip_刺殺VIP地圖(VIP Assassination)[2]、zm_殭屍模式/殭屍模式2/殭屍模式3地圖(Zombie Mode/Zombie Mode 2/Zombie Mode 3)、大亂鬥模式地圖(Zombie Unite Mode)、挑戰模式(Challenge Mode)地圖和教學模式共8種。有些地圖來自於CS、CZ,亦有些地圖是Online原創地圖或修改地圖。過去的一些de_拆除炸彈地圖和cs_救援人質地圖亦被修改成ZM/ZM2地圖和ZUM地圖。
等級區別
如其他網絡遊戲一樣,絕對武力Online中也有通過比賽獲取經驗提升等級的設計,但目前來看等級僅為區分專屬的「新手」或「高手」之類的伺服器之用,其他並無差別。本遊戲以運營地區的官階來標識遊戲等級,而且同一官階在不同地區可能稱謂不一樣。
反恐小組和部分恐怖分子為現實中存在的組織,而其餘恐怖分子、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和殭屍均為虛構的。
人類
CT
美國第六海豹特遣隊(DEVGRU)
德國第九國境防衛隊(GSG-9)
英國皇家特種空勤隊(SAS)
法國憲兵特勤隊(GIGN)
俄羅斯特種部隊(Spetsnaz)
中國大陸特種部隊(Magui)
南韓707特戰營(707 Special force)
台灣霹靂小組(SOZO)
日本特殊急襲部隊(SAT)
娜塔莎(Natasha)
崔智云(ChoijiYoon)
葛蕾(Grace)
恐怖分子
東歐鳳凰恐怖組織(Phoenix Connexion)
中東精銳恐怖份子(Elite Crew)
瑞典北極復仇者(Arctic Avengers)
中東恐怖遊擊部隊(Guerilla Warfare)
美國中西部城市傭兵(Midwest Militia)
歐洲治安維持部隊(Vigilante Corps)
科索沃紅色貝雷帽部隊(Red Beret Condottiere)
國際解放組織(National Liberation Campaign)
日本赤軍(Asia Red Army)
潔西卡(Jessica)
伊琳娜(Elina)
安娜(Anna)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惡靈勢力
《惡靈勢力》(Left 4 Dead,簡稱:L4D,又譯生死四人組)是一款以喪屍為主題的恐怖生存類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維爾福軟件公司旗下的Turtle Rock工作室製作。此遊戲使用的是Source引擎,有個人電腦和Xbox 360版本。
《惡靈勢力》分別在2008年11月18日和11月21日於美國和歐洲上市,並在2009年04月28日把市售包裝改為《惡靈勢力:群魔降世》(Left 4 Dead:Survival Pack),其主要內容為增加生存模式。
2009年6月1日,製作小組正式宣佈開發《惡靈勢力2》[1]。同年8月5日,開發小組宣佈會在2009年9月推出新的戰役地圖Crash Course[2],並於9月29日推出。
玩家要和其他倖存者角色(共四人)一起合作,逃離被病毒感染的區域並對抗沿路上的感染者。玩家要根據沿途所看到的指示逃到下一個安全的地方(安全室),到達指定地點後便要抵抗不斷來襲的喪屍,直到救援的來臨以離開疫區。在逃亡的路上,玩家需要啟動地圖上的一些機關,好讓倖存者能夠繼續前進,但此舉會引起大量感染者的來襲(例如開啟建築物的緊急逃生門,此舉會使建築物的火警鐘響起並引來喪屍。)。玩家也有機會因誤觸機關(例如觸動了汽車的防盜裝置,或者穿過了金屬探測器使探測器響起。)而引發喪屍群的來襲。
遊戲有四種難度可供選擇(容易、一般、進階和專家)。遊戲還設有「成就」供玩家解開,只要玩家能達成成就列表中的要求(如:單獨戰勝tank,完成所有「專家」難度的戰役一次),就可以解開成就並記錄在遊戲中。
故事
遊戲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8] ,遊戲中的災難是由變種的狂犬病毒所引起,而遊戲中的四名倖存者對這種病毒免疫[9]。這種病毒是經體液傳染的[10]。
遊戲共有5個劇情(campaigns),分別為:毫不留情(No Mercy)、死亡喪鐘(Death Toll)、死亡機場(Dead Air)、嗜血豐收(Blood Harvest)[11]和速成課程(Crash Course)。首四個劇情都被分成五個章節,而速成課程就只有兩個章節。在首四個劇情的前四個章節或速成課程的首個章節中,玩家必須和其它倖存者一起逃到下一個安全地點(安全屋),而在最後一個章節中,倖存者必須死守一個據點直到救援來臨。這些劇情都是線性任務(linear),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但當中會有好幾條支路,以增加遊戲的可玩性。每一條支路的長短、路上所遇到的敵人和得到的補給品的數量也不一樣。
毫不留情(No Mercy)
玩家要從Fairfield(一個虛構的城市)的市區中的一座公寓經地下鐵路和下水道逃到慈愛醫院(Mercy Hospital)頂層尋找救援。
速成課程(Crash Course)
此劇情為毫不留情和死亡喪鐘之間的劇情,玩家要從直昇機墜毀的地方(Fairfield和河岸市之間的地區)逃到一個車庫並乘坐卡車逃往河岸市。
死亡喪鐘(Death Toll)
玩家要經高速公路和地下水利設施逃到河岸市(RiverSide)尋找救援。
死亡機場(Dead Air)
玩家要從Newburg(一個虛構的城市)的市區中的一座溫室逃到大都會國際機場(Metro International Airport)尋找救援。
嗜血豐收(Blood Harvest)
玩家要在阿勒格尼國家公園(Allegheny National Forest)中沿着鐵路走到軍隊的據點尋找救援。
評價和獎項
惡靈勢力推出後被多個電玩媒體予以良好的評價,大多數的電玩媒體都給予惡靈勢力不俗的評分。 惡靈勢力所獲得的獎項包括:
The Best Multiplayer Game of 2008(2008年最佳多人連線遊戲)(IGN[20][21] ,GameSpy[22],Spike TV[23] NoFrag[24] 及 BAFTA[25]。)
The Computer Game of the Year(年度電腦遊戲)(AIAS[26], Spike TV及Bit-tech[27] 。)
Best Use of Sound for the PC and Best Shooting game(最佳聲效[28]及最佳射擊遊戲[29])(IGN)
The best Cooperative Multi-player and Shooter of 2008(2008年最佳多人合作及射擊遊戲)(GameSpot[30] [31])
《惡靈勢力》(Left 4 Dead,簡稱:L4D,又譯生死四人組)是一款以喪屍為主題的恐怖生存類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維爾福軟件公司旗下的Turtle Rock工作室製作。此遊戲使用的是Source引擎,有個人電腦和Xbox 360版本。
《惡靈勢力》分別在2008年11月18日和11月21日於美國和歐洲上市,並在2009年04月28日把市售包裝改為《惡靈勢力:群魔降世》(Left 4 Dead:Survival Pack),其主要內容為增加生存模式。
2009年6月1日,製作小組正式宣佈開發《惡靈勢力2》[1]。同年8月5日,開發小組宣佈會在2009年9月推出新的戰役地圖Crash Course[2],並於9月29日推出。
玩家要和其他倖存者角色(共四人)一起合作,逃離被病毒感染的區域並對抗沿路上的感染者。玩家要根據沿途所看到的指示逃到下一個安全的地方(安全室),到達指定地點後便要抵抗不斷來襲的喪屍,直到救援的來臨以離開疫區。在逃亡的路上,玩家需要啟動地圖上的一些機關,好讓倖存者能夠繼續前進,但此舉會引起大量感染者的來襲(例如開啟建築物的緊急逃生門,此舉會使建築物的火警鐘響起並引來喪屍。)。玩家也有機會因誤觸機關(例如觸動了汽車的防盜裝置,或者穿過了金屬探測器使探測器響起。)而引發喪屍群的來襲。
遊戲有四種難度可供選擇(容易、一般、進階和專家)。遊戲還設有「成就」供玩家解開,只要玩家能達成成就列表中的要求(如:單獨戰勝tank,完成所有「專家」難度的戰役一次),就可以解開成就並記錄在遊戲中。
故事
遊戲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8] ,遊戲中的災難是由變種的狂犬病毒所引起,而遊戲中的四名倖存者對這種病毒免疫[9]。這種病毒是經體液傳染的[10]。
遊戲共有5個劇情(campaigns),分別為:毫不留情(No Mercy)、死亡喪鐘(Death Toll)、死亡機場(Dead Air)、嗜血豐收(Blood Harvest)[11]和速成課程(Crash Course)。首四個劇情都被分成五個章節,而速成課程就只有兩個章節。在首四個劇情的前四個章節或速成課程的首個章節中,玩家必須和其它倖存者一起逃到下一個安全地點(安全屋),而在最後一個章節中,倖存者必須死守一個據點直到救援來臨。這些劇情都是線性任務(linear),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但當中會有好幾條支路,以增加遊戲的可玩性。每一條支路的長短、路上所遇到的敵人和得到的補給品的數量也不一樣。
毫不留情(No Mercy)
玩家要從Fairfield(一個虛構的城市)的市區中的一座公寓經地下鐵路和下水道逃到慈愛醫院(Mercy Hospital)頂層尋找救援。
速成課程(Crash Course)
此劇情為毫不留情和死亡喪鐘之間的劇情,玩家要從直昇機墜毀的地方(Fairfield和河岸市之間的地區)逃到一個車庫並乘坐卡車逃往河岸市。
死亡喪鐘(Death Toll)
玩家要經高速公路和地下水利設施逃到河岸市(RiverSide)尋找救援。
死亡機場(Dead Air)
玩家要從Newburg(一個虛構的城市)的市區中的一座溫室逃到大都會國際機場(Metro International Airport)尋找救援。
嗜血豐收(Blood Harvest)
玩家要在阿勒格尼國家公園(Allegheny National Forest)中沿着鐵路走到軍隊的據點尋找救援。
評價和獎項
惡靈勢力推出後被多個電玩媒體予以良好的評價,大多數的電玩媒體都給予惡靈勢力不俗的評分。 惡靈勢力所獲得的獎項包括:
The Best Multiplayer Game of 2008(2008年最佳多人連線遊戲)(IGN[20][21] ,GameSpy[22],Spike TV[23] NoFrag[24] 及 BAFTA[25]。)
The Computer Game of the Year(年度電腦遊戲)(AIAS[26], Spike TV及Bit-tech[27] 。)
Best Use of Sound for the PC and Best Shooting game(最佳聲效[28]及最佳射擊遊戲[29])(IGN)
The best Cooperative Multi-player and Shooter of 2008(2008年最佳多人合作及射擊遊戲)(GameSpot[30] [31])
訂閱:
文章 (Atom)